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2001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
来源:天津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08-02-18 00:00

2001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

一.社会经济

天津市2001年户籍总人口91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8.8万人,城镇人口535.2万人。全年工业总产值3278.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826.67亿元。实有耕地面积635.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3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27.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55.3万亩。粮食总产量143.3万吨。

二.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

2001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465.6毫米,折合水量52.6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5.42亿立方米少19.54%,比上年度多9.71%。排列于1956年以来46年资料系列(下同)的第33位,相当于P=70.21%,属于偏枯年份。

海河北系年降水量476.2毫米,折合水量30.8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8.79亿立方米少20.47%,比上年多21.6%,排列第34位,相当于P=72.34%,属偏枯年份。其中:山区年降水量704.1毫米,折合水量5.1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5.23亿立方米少2.15%,比上年度多28.64%,排列第24,平水年份;平原年降水量447.4毫米,折合水量25.7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3.56亿立方米少23.33%,比上年度多20.29%,排列第34位,偏枯年份。

海河南系年降水量451.5毫米,折合水量21.7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26.63亿立方米少18.17%,比上年度少3.63%,排列第35位,相当于 P=74.47%,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有78.8%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地区分布亦不均匀,高值区出现在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最大值835.2毫米。低值区出现在武清北部和汉沽,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二)           地表水资源

1.              自产水量

2001年全市天然产水量3.5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9.84亿立方米少6.31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多 2.91亿立方米。海河北系产水2.32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产水1.5亿立方米,平原产水0.82亿立方米。海河南系产水1.21亿立方米。

2.        入境水量

2001年全年入境水量为13.42亿立方米,比上年少2.09亿立方米,其中引滦调水4.90亿立方米,引黄水量为1.09亿立方米。海河北系入境水量12.33亿立方米,其中:山区6.28亿立方米,平原6.05亿立方米。海河南系入境水量为1.09亿立方米。

3.            出境、入海水量

天津市的出境水量除蓟运河山区句河流入北京市外,其它均注入渤海。2001年天津市出境入海水量合计为0.49立方米。其中:句河流入北京海子水库的出境水量为0.49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多0.30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0亿立方米。

(三)           地下水资源

以流域分区计算,2001年海河北系山区天然地下水资源量0.18亿立方米,海河北系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为1.84亿立方米,海河南系地下水资源量为0.3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2.41亿立方米。

(四)          水资源总量

    天津市2001年水资源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41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28亿立方米。其产水系数为0.11,产水模数为50066.3立方米/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海河北系4.07亿立方米(山区1.61亿立方米,平原2.46亿立方米),海河南系1.59亿立方米。

三.蓄水动态分析

(一)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37亿立方米。其中:于桥水库有一小部分产流,大部分为引滦调水。北大港水库全部为引黄调水,团泊洼水库全年未蓄水。

中型水库年末蓄水合计1.29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减少0.34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统计见表七。

(二)           地下水位动态和漏斗情况

1、浅层水

全淡水区北部地区,高水位期出现在89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34月份,地下水位埋深由北向南逐渐变小,水位埋深一般大于5米,年水位变幅0.53米,靠近山前水位埋深超过15米;全淡水区南部地区,高水位期出现78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34月份,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55米,其中武清及宁河北部地区地下水位埋深超过5米,宝坻北部高上地区地下水位埋深也超过5米,年水位变幅0.52米 ,由于受区域开采差异以及开采量强度降低的影响,与2000年比较水位北部靠近山前地区有所上升。其余地区水位有所下降。

有咸水区地下水位埋深14 米,低水位出现在上半年,高水位期出现在下半年,年水位变幅一般小于0.5米,与2000年比较水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第Ⅱ含水组地下水位动态

全淡水区以南至宝坻、武清、宁河南部一带,地下水位埋深475米,由北向南逐渐加大,低水位在宁河的芦台,地下水位埋深超过7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12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56月份,年水位变幅0.58米,与2000年比较,武清大部分地区、宝坻中南部地下水位下降,下降幅度0.54米,蓟县大部分地区、宁河东北部等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宁河东北部上升幅度较大,一般大于2.0m       

郊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2085米,以津南双桥河的西泥沽水位埋深最大,超过8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月份,低水位期出现67月份,年水位变幅0.510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0.210米,下降幅度最大地区在北辰中部,超过5米。

静海和滨海地区,地下水位埋深3075米,以静海中北部地下水位埋深最大,超过7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67月份,年水位变幅0.510米,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一般下降幅度在24米。汉沽及静海部分地区下降幅度超过5米。

3、第Ⅲ含水组地下水位动态

全淡水区以南至宝坻、武清、宁河南部一带,地下水位埋深875米,由北向南逐渐加大,低水位在宁河的芦台,地下水位埋深超过7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67月份,年水位变幅0.28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18米,下降幅度最大地区在宁河中部,超过5米。

郊区地下水位埋深40105米,以津南和西青水位埋深最大,大部分超过90米部分地区超过10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月份,低水位期出现67月份,年水位变幅010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0.28米,下降幅度最大地区在北辰区东北部,超过5米。

静海和滨海地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大于45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67月份,年水位变幅0.58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0.58米,汉沽大部分地区水位下降超过5米。

4、第Ⅳ、Ⅴ含水组地下水位动态

第Ⅳ含水组分布在宝坻断裂以南地区,靠近宝坻断裂(武清、宝坻及宁河北部)水位埋深小于35 米,南部地区水位埋深大于50  米,其中以津南地下水位埋深最大,水位埋深大部分地区超过90 米,高、低水位期出现分散,高水位期多出现在上半年,低水位期多出现在下半年,年水位变幅0.510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0.510米,北辰部分地区下降幅度超过5米。

第Ⅴ含水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大于40米,其中以西青与津南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埋深超过90米,高水位期出现在23 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67月份,年年水位变幅0.58米,与2000年比较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0.55米。

四、用水量调查统计

(一)           实际供水量

2001年全市总供水量19.14亿立方米,其中海河北系供水量9.19(山区0.28、平原8.91)亿立方米;海河南系9.95亿立方米。

1.地表水工程供水量

2001年地表水工程供水量为 11.17亿立方米。海河北系3.85亿立方米,其中:山区 0.03亿立方米,平原3.82亿立方米;海河南系7.32亿立方米。

    按实际供水工程项目分, 蓄水工程供水量为 2.14亿立方米,19.16; 引水工程供水量为8.32亿立方米,74.49; 提水工程供水量为0.71亿立方米,6.35%。

2.地下水供水量

    2001年地下水工程供水量为7.97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2.25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供水量5.72亿立方米。按水资源分区统计海河北系5.34亿立方米,其中:山区0.25亿立方米, 平原5.09亿立方米; 海河南系2.63亿立方米。

    行政分区实际供水量统计见表十。

    流域分区实际供水量统计见表十一。

.实际用水量

    本年度实际用水量为19.14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减少3.50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11.17亿立方米, 58.28,地下水7.97亿立方米,41.72%。

1.灌溉用水

本年度灌溉用水量为9.86亿立方米, 比上年度减少2.05亿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51.52%。灌溉水量中: 地表水5.4亿立方米, 54.77,地下水4.46亿立方米, 45.23%。

2.林牧渔用水量

      本年度林牧渔用水量0.11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减少0.0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0.57%

3.城镇工业用水

    本年度工业用水量为4.19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减少0.82亿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21.91%,其中: 地表水2.76亿立方米, 65.79,地下水1.43亿立方米, 34.21%。

4.农村工业用水

    本年度农村工副业用水量为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57%,比上年度减少0.03亿立方米,全部为地下水。

5.城镇生活用水

    本年度城镇生活用水量为3.4亿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17.75%,比上年度减少0.66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 3.01亿立方米, 88.53,地下水0.39亿立方米, 11.47%。

6.农村生活用水

    本年度农村人畜饮水量为1.28亿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6.68%,比上年度增加0.12亿立方米,全部为地下水。

行政分区实际用水量见表十二。

流域分区实际用水量见表十三。

.重要城市供用水量

     重要城市为天津市,范围是指中心市区,三个滨海区和新四区,面积4276平方公里。合计总供水量9.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27亿立方米,地下水2.46亿立方米。

    重要城市实际供水量和用水量统计见表十四。

.耗水量

   水田耗水率为85%,水浇地耗水率为55%,菜田耗水率为65%。林牧鱼业耗水率为90%。农村工业耗水率平均90%。工业耗水率为33%,火电耗水率为100%。城市一般工业耗水率为30%。城镇生活用水消耗的水量为19,农村生活用水量基本全部消耗掉。

    2001年天津市合计耗水量 9.84亿立方米,耗水率51%。 其中: 灌溉耗水量6.15亿立方米,林牧渔耗水量0.10亿立方米,农村工业耗水量0.27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 1.39亿立方米,  城镇生活耗水量0.65亿立方米,农村生活耗水量1.28亿立方米。

流域分区计算海河北系耗水量5.84亿立方米,耗水率64%;海河南系耗水量4.00亿立方米,耗水率40%

行政分区耗水量估算见表十五。

    流域分区耗水量估算见表十六。

.水质调查评价

(一)                                                                                                                                                                                                                                                            废污水排放情况

天津市市区污水主要由北塘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排出,其它大部分地区的污水均就地排放。

天津市2001年全年废污水排放量为5.5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2.82亿立方米,生活污水2.75亿立方米。

(二)地表水水质状况

.评价参数确定

依据各河道的供水情况,并结合其使用功能,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水质基本状况的pH值、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总汞、溶解性铁、总铜、总锌、总镉、总铅等二十一种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其他如总硬度、总碱度、矿化度、叶绿素α、总氮等作为参考项目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及标准的选择

依据参加评价的各项参数的年平均值作为评价对象,采用了污染指数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38-88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个别项目如:氨氮、总硬度、总磷、总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63-94的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即水利部行业标准),而叶绿素α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从地表水的功能和供水实用性方面考虑,引滦专线采用Ⅲ类标准;海河河道采用Ⅳ类标准,并以Ⅴ类标准作为辅助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其它河道主要为农业水,即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进行评价。

3.主要河道水质情况

(1).引滦沿线

2001年引滦沿线输水水质情况基本良好,从引滦沿线十七个监测站点的水质评价结果看,各监测项目的年平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第Ⅲ类标准,从引滦沿线输水情况看,pH值普遍偏高,五项毒物有个别断面、个别项目检出,重金属项目个别监测断面有检出。河道的主要污染项目为黎河段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氨氮等,该河段在引滦不输水时污染更为严重。其主要污染来源为上游的建明化肥厂、糠醛厂、遵化化肥厂、选矿厂等工业污水以及遵化市西铺生活污水,遵化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农作物施肥雨后沥水所致,果河段的主要污染物项目为总磷、总氮,其来源为上游沙河、黎河的点、面污染。于桥水库主要污染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其主要污染原因为上游的污染物汇入库内及库区周围污染企业,及村落的生活污水排放,养鱼业、养鸭业等污水的排放所致,导致于桥水库净化能力的下降,富营养化较为严重。州河、引滦输水专用渠的水质基本满足地面水Ⅲ类标准。尔王庄水库主要污染项目为总磷、总氮。从全年的监测分析结果来看,只有个别项目年极值略微超Ⅲ类标准。水质状况比2000年略有所下降。

(2).海河

2001年海河三岔口至二道闸闸上段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超出地面水环境质量第Ⅳ类标准,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超出地面水环境质量第V类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地表水IⅤ类标准。从全年的监测结果来看,该河段水质为地表水超Ⅴ类标准。总的来看海河沿线水质比2000年有所下降。

3)其它河道

由于2001年严重干旱,其它河道基本河干或监测资料较少,从仅有的监测资料成果分析看,蓟运河、潮白新河、北运河、子牙河、独流减河等河道均超出地面水环境质量第V类标                                                                                                                                                                                                                                                                                                                                                                                                                                                                                                                                                                                                                                                                                                                                                                                                                                   准,主要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硬度、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氧、总汞、氰化物、挥发酚等。

4)引黄济津应急调水水质状况

引黄供水期间水质在II-III类水标准,引黄初期由于河道内原蓄存有部分水及污染物,水质较差,为超V类。 20012月开始从大港水库向天津供水水质在III类水标准,而且氯化物逐步升高,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和非离子氨。

4.河流水质概况评价

1)全年期分类河长评价

2001年全年评价河长726.5公里,其中II7.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0%III类水171.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3.5%IV类水49.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7%,超V类水499.5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8.8%

2)枯水期分类河长评价

2001年枯水期评价河长726.5公里,其中II类水47.2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5%III类水158.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1.8%IV类水21.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9%,超V类水499.5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8.8%

3)丰水期分类河长评价

2001年丰水期评价河长512.4公里,其中II类水38.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7.4%III类水134.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6.4%IV类水54.2公里,超占评价河长的10.6%V类水285.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5.6%

六.重要水事

1.机构改革

为满足水资源全市统一管理的需要,全面服务于大都市水利建设,支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我市机构改革,2001年我市蓟县、宝坻、武清、宁河、静海、塘沽、汉沽、大港共8个区县的水利局改为水务局。原天津市水文总站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合并,成立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改革后的现有机构在水利及水资源管理上表现为快捷、协调统一,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完成引黄济津

200122黄河位山闸正式关闸完成输水。位山闸共放水8.706亿立方米,天津市收水4.0825亿立方米,其中2001年收水0.9538亿立方米,解决了城市用水危机。

3.完成2001年农村人畜饮水应急解困工程

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完成了2001年农村人畜饮水应急解困工程。解决了304个村、26.5万人、4.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4.改善城市水环境

按照市委书记张立昌提出的“一定要加大市区河道的治理力度,让市区河道的水清起来、流起来,与市区环境相协调,改善城市环境整体面貌,让城市环境变得更清洁、更优美、更怡人”的要求,完成了北运河、卫津河改造,实施了堤、水、林、路、美化综合治理,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改善了投资环境,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 建设西龙虎峪水源地应急水源工程

为解决我市特殊年份的用水紧张问题,确保城市应急水源供应。20008月以采探结合的方式应急开发蓟县西龙虎峪水源地。建成后的水源地日供水10万吨,可缓解我市特殊年份的用水紧张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