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站稻灌排系统,位于天津市东南部,遗产范围覆盖津南区全区、静海区和滨海新区部分区域,该区域稻作灌溉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初年沧州节度使何承矩屯田,范围涉及今天津南咸水沽镇境内。公元1874年,清末淮军将领周盛传带领部队修渠建闸,开挖马厂减河,引南运河淡水资源,改良盐碱地土壤,灌溉面积达13万亩之多,距今已有150年历史。目前灌溉体系的渠首枢纽、渠系工程、控制设施等依然保存完备,持续灌溉着津南6.2万亩的土地,是渤海湾目前唯一保存至今仍在沿用的最大、最完整的滨海灌排工程体系。

天津小站稻灌排系统在遗产特征方面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突出,历史信息与载体保存丰富完整。天津小站稻灌排系统将部队屯垦和稻作灌溉、防洪排涝、洼地利用等多项水利事业结合起来,为遗产区逐步发展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稻作区奠定了基础,也使小站稻在长期的灌溉栽培过程中成为驰名中外的水稻品牌,在巩固海防、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开发土地价值、重塑湾区生态、构建津南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