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b.png

【陕西】浇好稳产水稳心水

  接连几天高温,树上的叶子都垂头耷拉下来。来到陕西省渭南市洛惠渠灌区蒲城县党睦镇,蒋吉村2组村民秦建岗正在浇灌他家的玉米田,看着浇水后挺直腰杆、精神十足的玉米苗,他高兴地说:“这时节玉米正处于扬花灌浆期,浇了这一水,亩产至少在1400斤往上,产量稳了,心也就稳了。”

  洛惠渠灌区是陕西渭南建设运行最早、北洛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以黄河二级支流北洛河为水源,从渠首低坝自流引水,有效灌溉面积74.3万亩,受益范围包括大荔、蒲城、澄城3县21个镇及3个国营农场,同时承担蒲城省级工业园区工业供水和卤阳湖、朝邑湖生态补水任务。

  “6月大旱时期,我们在水源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从延安南沟门水库调水灌溉,让群众用上了保苗水、救命水,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近期,随着高温持续,灌区部分区域旱象显现,我们又根据群众需求开闸放水,目前主要是蒲城3个管理站在保障用水。”洛惠渠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建锋介绍道。

  入夏以来气候异常,旱涝交替频繁,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以保障灌区粮食安全为己任,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

  “大荔那边降雨量大,渠道工程水毁严重,我们正在加快水毁修复;蒲城这边降雨偏少,特别是陈庄这一片,只降了27毫米,我们要协调保障用水需求。”洛惠渠管理中心灌溉科科长李忠亭说。

  结合灌区降雨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洛惠渠管理中心根据天气预报、土壤墒情、作物苗情及河源来水预报,认真分析当前抗旱形势,扎实安排部署抗旱夏灌工作,做好随时开闸、引水的准备;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了解墒情、苗情和灌溉需水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夏灌引水计划,严格执行用水申报和水量结算制度,合理安排各村组用水顺序,做到应灌尽灌;全面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各项惠农政策,严抓用水过程和末级渠系规范化管理,在村组显要位置张贴水价公示表,在灌区田间地头设立流动水价公示牌,全面实行微信二维码水费收缴制度,切实保障灌区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秦建岗在地里一边用铁锨铲土挡水一边说:“我们8月1日给管水员申请用水,8月3日水就放下来了,很及时、很赶劲。”

  在洛惠渠洛西一支分渠三斗渠首,树立着一个洛惠渠灌区斗口公示牌,上面不仅有斗渠名称、用水时间、用水村组、用水流量等信息,还有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信息、区分档位的水价以及服务监督电话等。

  洛惠渠陈庄管理站站长丁小刚说:“灌溉期间公示内容每天更新,多大流量、水价多少,标注清楚,群众就能看得明白。”

  顺渠道往前走不到20米,看见一个量水堰,边沿不仅有刷新过的水尺,还有巴歇尔量水堰流量对照表。

  丁小刚解释:“这种方式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目前在我们灌区已经实现全覆盖。群众从水尺上的水位找到对应流量,用流量乘以时间,就能算出用水量,然后再乘以每分钟水价,就能算出应缴水费。”

  “现在浇地省力又省心,只需记个时间,用计算机一敲,用水量、水费就都出来了,真是用的‘明白水’,缴的‘放心钱’。”作为受益者,秦建岗对此很满意,“以前我们这里全是盐碱地,白花花一片,根本长不了庄稼,苦心费力地种上,玉米长不到1米高,一亩地只能打二三百斤。有了洛河水后,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我们村去年有人一亩玉米打了1600、1700斤呢。”

  有了硬件设施作支撑,还得有软件管理来维护运行。

  一支分渠三斗斗长倪仲宾,主要负责管护三斗2000余米渠道运行安全,他管辖的渠道沿途有10几个引门,水通过引门才能从斗渠流到地里。他说灌溉期间24小时不停,晚上白天一模一样,睡觉没有固定时间,都是抽空休息。

  “不仅要保证每家每户足量供水,还要巡查渠道,及时清理垃圾,如果发生渠道堵塞,水淹了群众的大棚,损失就严重了。”身材高大、晒得黝黑的倪仲宾说。

  开灌70余年来,洛惠渠灌区渠首累计引水21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06亿亩次,农业增产效益121亿多元,引用洪水淤改盐碱地15.8万亩,为保障灌区农业丰产增收、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背后,凝聚的是太多人的辛苦付出和心血汗水。

  “咱灌区农作物品种多,用水时段不一,所以一年365天,就有约300天在灌溉,。像大荔冬枣,每年用水从5月初开始要一直持续到10月底。”李忠亭说。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繁,旱涝交替,我们不仅要做好段斗之间的水量调配,还要加强渠道工程的巡查维护,每次雨水冲的小沟渠都随时就要修补,如果不修补,就会越冲越深,酿成大祸。”丁小刚说。

  “最害怕刮风下雨,柴草、树枝都被吹到渠里,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及时打捞。”倪仲宾说。

  截至8月8日,洛惠渠渠首日引水流量6立方米每秒,日灌溉农田0.38万亩次。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