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b.png

【北京】北京房山区148个村庄恢复灾前供水水平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受灾的北京市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日前完工,148个供水设施受损村供水能力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拒马河畔的十渡镇,在今年汛期遭遇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不少景区被毁,涞宝路边的农家院平均水位在1.5米。八渡村的隗艳丽家,因为地势高没进水,可由于村里的供水主管道被水冲毁,还是出现了断水情况。“最开始从村里的水井取水,后来路通了,马上有水车送水,政府的抢修队也进来了,开始铺设临时管线,自来水很快就通到了家里。”隗艳丽说。

  冬天山里冷,最低气温能到零下20摄氏度,极端低温下,临时管线容易冻坏。“我们共投入了1200人,对全区受灾的农村供排水设施进行恢复重建和提升。”房山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占成介绍。

  围绕确保群众冬季饮水安全,房山区水务局、房山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镇域为单位划分4个片区,成立4个冬季用水应急保障小组,及时处置突发问题。同步制发了3400张“农村供水保障联系卡”,如果出现供水问题,第一时间就可以联系抢修。

  八渡村村委会门前,工作人员打开供水阀门井,再除去防坠落装置,映入眼帘的是稍显复杂的“节点加阀门”组合结构。主管道从这里分成3岔,通向村里的3个居住片区,每个分岔上都有独立的阀门控制。“过去,村里的供水管道结构简单,没有这么多节点和阀门,一段管道坏了,可能全村都得停水。在恢复重建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设计、增加新设备,让村民在用水上更加无忧。”房山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

  八渡村还在原址上新建一处供水泵房,新泵房离地面30多厘米,内部分别是水井间和消毒设备间。于占成介绍,过去村里的泵房结构简易,很容易造成雨水倒灌污染水质,新的泵房离地面较高,增加了消毒设备,可进一步保护水源。

  据了解,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涉及19个乡镇148个村庄,实施重建供水管线总长度约860千米,重建水源井房共计85座,更换水泵共计132台,重建阀门井1006座,重建钢筋混凝土蓄水池165座,重建小水窖215座。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