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b.png

滦水润津40年 引滦入津工程沿线行之一 滦河之源清泉涌

1983年9月11日,新中国成立后首个跨流域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改变了天津人喝苦咸水的历史,不仅为百姓生活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水源,同时掀开了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9月9日起,记者跟随市水务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探访滦河源头、深入引滦入津工程沿线,实地了解近年来在水源保护、供水保障、引滦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从一线发回系列报道。

9日清晨,伴着淅沥沥的秋雨,采访团从承德市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奔赴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探访滦河之水的源头。

沿着崎岖山路,抵达千松坝林场。停车步行,穿过葱郁松林、蹚过宽阔草甸,在一小片树丛下,寻见滦河源。清泉石上,涓涓细流,从这里开始,最终汇聚成一泓清水,滋养津沽大地。

“尝一尝,这水甜得很!”千松坝林场副场长何树臣俯身舀起一捧清水笑着说,“那一年,我们植树造林,累了就在这吃随身带的干粮,喝一口源头的水。”

何树臣提到的那一年是1999年。那时,为了治理当地严重沙化对京津造成的危害,“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正式启动,千松坝林场滦河源工程区就是其中之一。

荒山秃岭、草场退化、风沙肆虐、河道干枯……两代人都居住在林场周边的李访,回想起治理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经过长时间的生态修复,曾经的荒山秃岭变为苍茫林海,生态好了、景色美了,李访一家经营着农家院,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24年来,千松坝林场滦河源工程区累计人工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通过千松坝林场的生态修复,滦河源工程区沙化区和半沙化区得到有效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度达97.9%、森林覆盖率为56.5%;年涵养水源1.81亿立方米,天然径流量增加131万立方米,滦河主源头常年流水,水质达到2级水质。

一座林场,呵护着津冀,筑起了绿色水塔,筑牢了绿色屏障。

20多年前栽下的树,已长成茂密的林。“护林人”何树臣也从青年小哥变成了中年大叔。“守护一片林,不比拉扯一个孩子长大容易。林造好了,还要把它保护住。造林、护林、营林,持之以恒做下去,我这辈子就是守好这片林。”

“为了守好滦河水源,工程区实行封禁管理、全年禁牧。农民异地搬迁、实施舍饲禁牧,发展蔬菜种植和家庭旅游业,确保引滦入津工程多输水、输好水。”承德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剑锋说。

饮水思源情意切。滦河源头不远处,津、冀两地共同设立的“滦河源头保护纪念碑”岿然屹立,在这青山绿水间,长久见证着“共饮一江水”的深情厚谊。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