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b.png

我市2025年水务民心工程建设完工过半

中心城区易积水地道改造


大型排水管道清淤疏浚


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清淤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



今年以来,市水务部门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各类涉水问题,积极推动供水保障、防汛排涝、生态宜居等3方面7项水务民心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居民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中心城区易积水地道改造、大型排水管道清淤疏浚以及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清淤整治等4项工程已全部成并于今年汛期投入使用,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蓟州区山洪沟治理、幸福河湖创建等3项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按时完成水务民心工程全年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居民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方面,宝坻、宁河两区完成107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工作,通过对水箱、水泵机组等二次供水设备、供水管件进行更新改造,有效减少设施故障和维护频率,显著改善两区约7万户居民用水条件。工程改造完成后,两区水务部门将推动二次供水设施逐步由供水企业统一规范化管理,真正实现了由源头到居民用户终端的“一条龙”供水服务,显著提升供水服务质量。

中心城区易积水地道改造方面,市水务部门聚焦防汛排水薄弱环节,先后完成九经路、东兴、密云一支路、天平桥、北站、海河东路金阜桥下沉路、海河东路直沽桥下沉路等7处易积水地道排水设施改造任务,通过更换水泵及电气设备、改造泵站进出水管道、打通排水系统断堵点等措施,有效提升地道泵站排水能力,缓解强降雨情况下地道积水情况。上述工程已于今年汛期投入使用,切实改善市民汛期出行条件。

大型排水管道清淤疏浚方面,市水务部门克服汛期排水、工期紧张等困难,于今年主汛期前完成中心城区大沽北路、烟台道等154条主干道路180公里大型管道清淤疏浚工作,有效解决大型排水管道淤堵问题,减轻主干道路排水管网在防汛排涝时的压力,降低污水外溢、塌管等风险,有效缓解汛期主干道路积水情况。

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清淤整治方面,市水务部门于今年汛前完成中心城区卫津河、津河、外环河等19条、175公里二级河道底泥清淤疏浚和岸线修复工作,累计清除河道淤积底泥195万立方米,修复破损河道岸线近20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二级河道过流能力和调蓄空间,同时去除河底富集污染物,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和景观效果。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方面,水务集团等单位于今年3月底启动市内6区及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滨海新区、武清区等11个区10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服务保障人口约13万人,截至目前已累计改造老旧供水管网77.3公里,同时对部分供水消防设施进行维修养护,有效提升了供水管网改造区域内的水质、水压,提升居民用水品质。

蓟州区山洪沟治理方面,蓟州区对辖区内黄乜子沟、石头营沟等10条、24.21公里受山洪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山洪沟道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升山洪沟行洪能力,减少沟道水土流失,截至目前10条山洪沟道已完成大部分清淤疏浚、挡墙护砌及配套设施建设,具备行洪过流条件,今年汛期可有效抵御山洪灾害侵袭。

幸福河湖创建方面,以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为目标,全市16个区深入开展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海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复兴河、水西公园、空港景观湖等16条(段、座)河湖创建方案已编制完成,各区将通过幸福河湖创建,进一步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营造人水和谐的良好氛围,实现河湖生态价值转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美丽天津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