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2日,天津市及海河流域出现主汛期首次强降雨过程,流域平均降雨30毫米,我市平均降雨35.1毫米。受降雨影响,北运河、潮白河出现涨水过程,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北关枢纽22日13时出现洪峰,洪峰流量为548立方米/秒,北京市调度洪水进入北运河和潮白河,其中北运河下泄294立方米/秒,潮白河下泄255立方米/秒,下泄洪水均于23日凌晨进入我市,24日上午,我市境内河道恢复正常运行。市水务局组织相关区科学调度入境洪水,境内河道未出现超警水位,本场洪水过程累计入境雨洪资源0.43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主要存蓄于潮白新河等一二级河道,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最大化利用了雨洪资源。
为积极防范此次降雨洪水,市水务局按照市防指部署和市领导有关要求,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水务部门,组织市相关区和有关部门,强化统一指挥调度,加强信息共享,高效防御主汛期首场洪水。一是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作用,联合防御此次洪水。提前与北京市、河北省水旱灾害防御部门沟通,会商研判降雨产流情况,第一时间共享水文监测信息和洪水滚动预报成果,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科学精准调度入境洪水,确保安全平稳度过。及时根据三省市水文部门洪水预报成果,调整我市潮白新河里自沽节制闸、宁车沽闸等调度措施,我市行洪河道水位始终保持在警戒水位以下,入境洪水基本全部存蓄在境内河道,平稳安全度过首场洪水过程。三是组织水务排水职工及时排除中心城区主干路网雨沥水,沉着应对中心城区大到暴雨,市区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路面短时积水均在2小时内全部排净。四是坚持防汛水环境两手抓,尽可能降低排水对环境影响。雨后第一时间安排于桥水库恢复向海河生态补水,二级河道加强水循环,尽最大努力改善河道水环境。五是坚持防蓄结合,抢蓄雨洪资源。此次降雨过程,北京、河北等上游河道累计入境雨洪资源0.43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存蓄潮白新河等北部一二级河道,安排潮白新河里自沽节制闸根据上游来水和河道水位情况,及时调减下泄水量,尽最大努力存蓄水源,南部大清河、独流减河上游来水全部拦蓄,我市降雨排水全部存蓄,新增雨洪资源0.4亿立方米,安排滨海新区抢抓洪水下泄时间,加大潮白河泵站开车,为黄港二库蓄水,储备雨洪资源。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继续紧密联系京津冀三省市水务部门,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水文监测预报信息共享,精准精细调度水工程,尽最大努力存蓄雨洪资源,为农业、水生态、水环境储备水源,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