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b.png

【今晚报】今年以来,天津已完成供水旧管网改造58.54公里

 今年市水务局承担的供水旧管网改造项目拟实施70公里,改造范围涉及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西青区、北辰区、河北区、河东区、东丽区以及滨海新区等10个行政区,预计受益人口超7.8万人。截至目前,已完成58.54公里改造任务,年度计划已完成超84%。与此同时,二次供水管网改造,水务集团针对1-8层的多层小区,采取整体加压、局部加压等改造方案;针对高层小区(24层左右),采取泵房水箱分区,叠压等改造方案。针对超高层小区(30层左右),采取泵房接力方案。

  记者:此次启动水管网改造的核心原则是什么?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已完成哪些部分?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 郭宝顺:为了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用水环境,综合管道年龄、群众报修、实地走访等情况,水务集团按照制定的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的“五必改原则”,(即:舆情隐患的必须改、影响水质水压的必须改、漏水多发的必须改、劣质管材的必须改、运行30年以上必须改)选取百姓反映强烈的、漏水多发的、急需改造的旧管网改造项目作为“民心工程”项目。

  记者: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好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如何减少对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郭宝顺:在改造过程中,水务集团针对每处改造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地一策”施工方案。通过增加降尘设施、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避免早晚高峰及节假日作业,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沟槽清理渣土、及时恢复路面。对施工点进行科学规划与统筹,严格把控施工作业范围,结合长管线分段施工、用水错峰施工等方式,尽量减少对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

  记者:如何平衡改造进度与居民用水需求?遇到停水情况时,有哪些应急保障措施?

  郭宝顺:在项目实施前,各区域供水公司深入改造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采取多种举措,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居民实际需求。在施工进场前张贴“明白纸”、布置宣传标语等,做好项目引导和宣传。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停水时间和停水范围,将单次停水范围缩减至每个楼栋,管道冲洗、消毒、停水接头一般安排在夜间进行。如遇长时间停水情况,会编制专门的供水保障方案,通过配置专门的供水保障车、袋装直饮水等措施,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稳定。

  记者:后续如何建立改造后管网的长效维护机制?避免问题反复出现?

  市水资源中心副主任 萧芃:一是根据《天津市二次供水管理规定》,改造后的设施由区政府组织移交供水企业统一管理,目前正督促各区及时移交,实现专业化管理;二是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行,比如出台了地方标准《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管理规范》,从设施、水质、服务、应急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要求,提高运行维护水平。

  记者:智慧水务系统的运用,在服务市民上有了更多抓手,下一步如何通过持续的管网升级,适应城市人口增长和用水需求的变化?

  郭宝顺:结合老旧管网改造民心工程,在新敷设的管线中增设了物联感知设备,通过管网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实施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可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精准及时掌握,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风险,为人民群众构建起安全稳定的用水环境。

  记者:民心工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萧芃: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继续坚持“水为民生”初心,以百姓用水需求为导向,聚焦百姓用水需求,两手抓,一方面从工程上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持续开展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同时在推动新河水厂完成包括深度处理工艺在内的扩建工程、新开河水厂提质建设工程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从软件上优化行业管理手段,制定、修订相关标准规范供水行业有序发展、开展信用评分工作发现供水企业不足、适时开展专项行动提升供水企业服务水平,两方面齐头并进,切实提高供水行业水平、进一步提升百姓用水安全感与体验感。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