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焕丽 李妍 通讯员 李永鑫 员飞 宋爱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运行5年多以来,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千里奔涌、时刻不息的长江水,经子牙河北分流井、穿过天津干线终点──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的曹庄泵站,被分送至市区、滨海新区及各区水厂,最终流入千家万户。就在前不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津门累计输入长江水达50亿方,相当于给天津输入了350个西湖的水源!
“四纵三横”贯通南北、东西水域;蓄调兼施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日前,记者分别来到西青区水务局和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近距离感受这一惠及千万家的浩大工程带来的震撼,亲眼见证长江水在曹庄泵站被分流至各个水厂最终汇入千家万户的景象,与读者一起探寻这一工程前前后后的故事。
全力保障国策实施:扎实每个工作细节创造良好建设环境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而这一伟大构想,经过50年的论证和10年的建设,经过几代水利人不懈努力,早已实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当年12月27日,湖北丹江口水库的冽冽清水到达中线天津干线终点──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的曹庄泵站。津门水源增添了保障,津门百姓喝上了长江水。
在这个战略性工程中,天津干线工程是中线工程中唯一一段长距离地下有压箱涵输水线路,长达155公里,堪称一条卧眠地下的“长龙”。这条“长龙”穿田野、经村镇、跨河流,交叉公路铁路,蜿蜒曲折,直达津沽,沿途的主要水利建筑物多达260余座。
“天津干线部分进入市域内的长度为24公里,其中在西青区段内总长约11公里,涉及2个镇的10个行政村,征迁范围内永久征地25.62亩、临时占地2786.71亩,其中拆迁房屋9306.83平方米,工业企业6家、村组副业2家、行政或事业单位1家、生产生活安置人口27人,区属交通道路、灌排渠道等专项设施共33.18公里及部分地面附着物。”
这一个个翔实的数据,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当年参与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西青区水务局干部刘磊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那时刘磊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被抽调到西青区南水北调办公室,负责工程前期的土地征用拆迁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凡是参与这项工作的人,都极其认真负责,不仅在我们水务局内部,从党委书记、副局长到局里的账务、水政、工程等各个科室,还有涉及到的街镇领导、水利站长,都把这项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来抓。大家在区领导的决策部署下,在街镇村的大力配合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卯足了劲要把这件事儿做好。”
“规划图纸上的11公里,我们需要实地用脚一步步去丈量,地面上的建筑物都要及时清理干净,这么重大的工程,决不能扯了后腿啊!”
2008年底,征地边线确认工作开始。刘磊和其他项目相关人员利用8天时间,对西青沿线11公里的几百个桩点进行了确认和交桩。在随后进行的实物测量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克服严寒带来的不便,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一间房、一座棚、一棵树地进行统计测量核实。经过多次实地测量统计,最终掌握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日后进行的征迁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征迁工作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工程前期工作急需完成,比如11处电力线路、39处通讯和16条管道的切改工作。为了确保切改工作顺利完成,西青多次会同各有关职能部门召开切改工作推动会,细化工作问题,强化责任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一级包一级,层层抓落实。
参与这项任务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白,南水北调工程浩大,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给随后的工程建设带来隐患。这就要求全区各级征迁机构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找和梳理征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针对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低,前期、后期同物不同价等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同时征迁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多听群众意愿,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全面审视西青南水北调征迁工作,认真查找制约和影响征迁工作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从而真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促进南水北调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记者来到曹庄泵站,看到调节池和进水池依旧清澈透明,高大厂房内六台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大型水泵依然悦耳鸣响;登上南水北调子牙河北分流井坝台,但见经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输入津城的长江水,经过巨大的分流井池,然后被分流至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尔王庄水库和海河方向,滋养着津城的百姓,还有脚下这片土地。回想当时参与工程人们的辛苦付出,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从建设者到守护人:党建引领天津分局干部职工华丽转身
“截至5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向天津市调水突破50亿方!”一则“远道而来”的好消息刷屏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干部职工的“朋友圈”。“真快啊!”“是啊,50亿方长江水就像我们工作的一座里程碑。”……大家在纷纷点赞的同时,回首走过的路,不禁心生感慨。在江水进津50亿方的背后,天津分局这支干部职工队伍是如何实现从建设者到守护人的华丽转身,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党建密码”需要解锁呢?
──解锁密码之一:卧龙三百里,筚路蓝缕强建设
工程自2008年开工建设,当时称为直管建管部的天津分局本着“和谐、规范、廉洁、高效”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协调组织建管、设计、监理、施工等多家单位,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体职工钻箱涵、战低温,斗酷暑、防大汛,顶住工期、质量、安全等多重压力,克服工程土地征迁等难点,掌控工程建设、复耕回填、工程验收等关键节点,开展创建样板工程、创先争优、劳动竞赛、质量集中整治等活动,迅速解决了影响通水的尾工建设和缺陷处理,有序推进天津干线工程建设进度。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加速工程建设注入了一道强力“推进剂”。一路艰辛,终见彩虹,满怀欣喜,几多豪情,2014年12月12日,分局全体干部职工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建设近6年的天津干线工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同步实现全面通水。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成果来之不易。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刻被载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解锁密码之二:初心铸匠心,勠力同心保运行
工程建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分局职工重整行装再出发,昂首迎接一片全新事业的诞生。2015年7月,天津直管建管部更名为天津分局,并正式揭牌。在担负起向天津市和河北省沿线市县调水的重任后,分局建立健全了运行调度、水质保障、工程管理、信息机电、安全应急五大体系,确保运行、水质、工程、人员“四个安全”全面实现、全面过硬。
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分局党的建设工作突飞猛进,分局党委纪委相继成立,党员人数从最初的6名发展到现在的93名,强基固本成效明显,引领党员干部队伍攻坚克难,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一直是天津干线输水运行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天津干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天津市设计年供水能力8.63亿方。自2016年以来,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向天津市实际供水量已连续四年超过设计年度供水量,2019年度达到11.02亿方,是原设计供水量的128%。工程的定位已经由初步设计时的补充水源转化为受水区域的主力水源,而供水能力的稳步提升靠的是天津分局职工顶住工程运行压力、科学抵御风险的铁脊梁、铜肩膀。多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调的长江水,因为水质优良、水量丰沛,逐渐成为沿线群众“舌尖上的品牌”,节水、用水、护水的理念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核心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成为守护大国重器的硬核力量。分局总结梳理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编纂出版《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工程运行管理系列丛书》,涵盖输水调度等几大类,全面推进闸站环境标准化、设备标准化、运维行为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2019年,分局又吹响了向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创建暨标准化规范化强推目标前进的冲锋号,为工程安全供水夯实基础。输水箱涵深埋地下,大部分工程实体“看不见、摸不着”,这也是运行管理的难点之一。为此,分局以实体上安装的各种各样监测仪器为基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运用三维演示、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挖掘信息资源,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将“看不见”变为“看得见”,继而“看得清”。近年来,天津分局相继开展西黑山水电枢纽项目研究、渠道清淤设备研发、复杂条件下长距离地下有压不断水渗水修复技术研究等科研攻关项目,光伏发电试点项目、箱涵渗水堵漏技术、水面线实测、地下水位探查等多项科研成果,喜获中线建管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解锁密码之三:共克时艰战疫情,坚守一线保通水
横跨津冀大地的江水进津大通道,经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庚子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14亿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这其中,就有南水北调人的身影。天津分局党委班子立即响应,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组织全体职工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想办法、出主意、找渠道,攻克了防疫物资不足、出入人员严格管控等一道道难关,将红色战“疫”阵地打造得更加牢固。
三个月时间,天津分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秩序全面恢复,推进“精准定价、精细维护”管理,深化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各项工作,组织2020年度调度值班长、值班员持证上岗考试,党建工作安排、宣传工作计划、培训工作要点、水质保护工作要点相继印发……供水保障补短板再掀新高潮,工程运行强监管再上新台阶。
面对疫情,分局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绘就一个个“津彩”剪影:在岗职工自发坚守,捐款捐物积极踊跃,顶风冒雪坚持水质采样,复工复产巾帼先行,招标采购紧锣密鼓,“云”上办公严防死守……一名党员一面旗,百十党员困难移,大家用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精气神凝聚起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磅礴力量。一滴水体现大民生。为了确保天津1600万人疫情期间饮水安全,天津分局全体员工坚守岗位,抓好人员安全、输水安全、工程安全,严格监督检查,精准施策,确保了工程足额供水。
江水进津50亿方的背后,是猎猎作响的党旗,是熠熠生辉的党徽,是南水北调人坚如磐石的意志,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铮铮誓言。平凡质朴的同志们,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微光,成就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光辉岁月。